凌晨三點十七分,窗外的暴雨仍在持續。林默站在急診科窗前,看著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河。他習慣性地摩挲著口袋里那個老師傳下來的銅質角度儀,這是當年畢業時老師送給他的禮物,上面刻著"精準至微"四個小字。
"林醫生!產科急會診!"
推床輪子碾過地磚的聲響由遠及近。林默轉身時,看見平車上蜷縮著的年輕孕婦——她濕透的劉海黏在額頭上,病號服下擺暈開的血跡正在不斷擴大。
"蘇雯,28歲,孕36周,突發腹痛伴陰道出血兩小時。"產科住院醫生快速匯報著,"胎心監護顯示反復晚期減速,超聲提示胎盤早剝。"林默的手指在患者腹壁上輕輕按壓。子宮像塊繃緊的皮革,即使在宮縮間歇期也不再放松。監護儀上的胎心曲線正變得越來越平緩。
"直接送手術室。"他摘下聽診器,金屬聽頭撞在胸前口袋的角度儀上,發出清脆的聲響。
手術室的無影燈亮起時,林默的目光掃過那張德國產的全自動手術臺。這臺價值百萬的電動液壓手術床設備有著精確到0.1度的角度調節功能,是他三年前力主引進的。當時他在論證報告里寫道:"優秀的手術設備應該像空氣一樣存在——不被注意,卻不可或缺。"
"林主任?體位怎么擺?"器械護士問道。
"頭低腳高15度,左側傾斜10度。"林默回答。隨著液壓系統輕微的嗡鳴,手術臺開始平穩調整。這個體位能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,為胎兒爭取更多氧合血。
手術刀劃開皮膚時,林默注意到患者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至4秒。當子宮切口打開的瞬間,暗紅色的血突然涌出。
"出血量800ml!"麻醉醫生提高了聲音。林默的手指在血泊中尋找破裂的血管,同時用腳踩下手術臺底部的緊急按鈕。臺面開始向頭側傾斜,30度的Trendelenburg體位立即減輕了盆腔靜脈壓力,出血速度明顯減緩。
這個設計是他在設備選型時特別看重的功能。記得產品工程師當時演示說:"這個緊急調節可以在3秒內完成體位轉換,比手動操作快5倍。"
"室顫!準備除顫!"
監護儀的警報聲驟然響起。麻醉醫生已經按下手術臺側面的心臟急救鍵,臺面迅速恢復水平位置。林默注意到手術臺高度自動降到了90厘米——正好是實施胸外按壓的最佳高度。
兩次電擊后,監護儀上的鋸齒波終于馴服成規律的峰谷。就在這短暫的寂靜中,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突然劃破空氣,像一把純銀的小號吹響生命宣言。林默這時才感覺到后背的手術衣已經冰涼地貼在皮膚上,而額頭的汗水正沿著眉骨滑落。
護士托起那個渾身胎脂的小家伙,粉嫩的腳掌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,宛如初學游泳的孩童第一次踢出水花。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動作讓林默嘴角不自覺地上揚,他想起三年前驗收這臺設備時,工程師反復強調的"無感體驗"——現在他真正理解了這個詞的含義。好的手術臺就該如此:在危急時刻,它的每一個功能都如臂使指;當危機解除,你又幾乎記不起它具體做了什么,只知道如果沒有那些精確到秒的調節,今夜的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。
晨光透過走廊盡頭的窗戶灑進來,在潔凈走廊的防菌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。林默靠在墻邊,透過手術室觀察窗看到消毒護士正按照規程擦拭手術臺——她手中的消毒試片精確地沿著金屬導軌的紋路移動,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匿微生物的縫隙。
那些精密的液壓裝置現在安靜蟄伏在抗菌涂層的外殼下,就像一位嚴謹的守護者暫時收起了鋒芒。林默轉動著口袋里的角度儀,銅質表面已經被體溫焐熱。三年前那個堅持引進這臺設備的下午,會議室里關于"是否值得為0.1度精度多支付近10萬費用"的爭論聲似乎還在耳邊,而現在,那些精確到毫秒的調節、毫米級的位移,都已經化作電子病歷里最平靜的一組數據:
"手術時間02:45-04:22,出血量850ml,新生兒Apgar評分9-10-10"。
山東德曼醫療設備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醫療器械廠家,主要生產手術無影燈、電動手術臺、電動病床、吊塔、手動病床、兒童病床、轉運車、各種器械車、臺、柜等產品,雄厚的實力、先進的設備、現代化的管理,以與人類同生存為企業精神的德曼人,將不斷的完善產品與服務,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高品質服務,24小時服務熱線:13188819888,田總